1.車載電腦病毒種類及上網事項
(1)什么是計算機病毒。通俗來講計算機病毒是一個程序,一段可執行代碼。計算機病毒可很快地通過網絡、U盤等蔓延,又常常難以根除。它能影響計算機使用,并且具有破壞性,復制性和傳染性。車載電腦本身就是一臺計算機,計算機病毒分為很多種類,最常見的病毒如下。
系統病毒。系統病毒的前綴為:Win32、PE、Win95、W32、W95等。這些病毒的一般公有的特性是可以感染windows操作系統的exe 和dll 文件,并通過這些文件進行傳播。如CIH病毒。
蠕蟲病毒。蠕蟲病毒的前綴是:Worm。這種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通過網絡或者系統漏洞進行傳播,很大部分的蠕蟲病毒都有向外發送帶毒郵件,阻塞網絡的特性。比如沖擊波(阻塞網絡),小郵差(發帶毒郵件)等。
木馬病毒和黑客病毒。木馬病毒其前綴是:Trojan,黑客病毒前綴名一般為 Hack。木馬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通過網絡或者系統漏洞進入用戶的系統并隱藏,然后向外界泄露用戶的信息,而黑客病毒則有一個可視的界面,能對用戶的電腦進行遠程控制。木馬、黑客病毒往往是成對出現的,即木馬病毒負責侵入用戶的電腦,而黑客病毒則會通過該木馬病毒來進行控制?,F在這兩種類型都越來越趨向于整合了。
腳本病毒。腳本病毒的前綴是:Script。腳本病毒的公有特性是使用腳本語言編寫,通過網頁進行的傳播的病毒,如紅色代碼(Script.Redlof)。
宏病毒。其實宏病毒是也是腳本病毒的一種,由于它的特殊性,因此在這里單獨算成一類。宏病毒的前綴是:Macro,第二前綴是:Word、Word97、 Excel、Excel97(也許還有別的)其中之一。凡是只感染WORD97及以前版本WORD文檔的病毒采用Word97做為第二前綴,格式是:Macro.Word97;凡是只感染WORD97以后版本WORD文檔的病毒采用Word做為第二前綴,格式是:Macro.Word;凡是只感染 EXCEL97及以前版本EXCEL文檔的病毒采用Excel97做為第二前綴,格式是:Macro.Excel97;凡是只感染EXCEL97以后版本 EXCEL文檔的病毒采用Excel做為第二前綴,格式是:Macro.Excel,依此類推。該類病毒的公有特性是能感染OFFICE系列文檔,然后通過OFFICE通用模板進行傳播。
后門病毒。后門病毒的前綴是:Backdoor。該類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通過網絡傳播,給系統開后門,給用戶電腦帶來安全隱患。
7)破壞性程序病毒。破壞性程序病毒的前綴是:Harm。這類病毒的公有特性是本身具有好看的圖標來誘惑用戶點擊,當用戶點擊這類病毒時,病毒便會直接對用戶計算機產生破壞。如:格式化C盤(Harm.formatC.f)、殺手命令(Harm.Command.Killer)等。
捆綁機病毒。捆綁機病毒的前綴是:Binder。這類病毒的公有特性是病毒作者會使用特定的捆綁程序將病毒與一些應用程序如QQ、IE捆綁起來,表面上看是一個正常的文件,當用戶運行這些捆綁病毒時,會表面上運行這些應用程序,然后隱藏運行捆綁在一起的病毒,從而給用戶造成危害。
(2)車載電腦上網時注意事項。顧客使用車載電腦上網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不要進不信任的網站。如果一個網站從來沒進去過請一定小心,不要太冒險。對于你所需要請盡量在一些門戶網站找。一些好的首頁大全里面基本可以找到你需要的所有東西,沒必要為了好奇而導致中毒。
不要被中獎,免費得QQ號,QQ幣等信息所騙。這類病毒現在還經??梢钥吹?,大家動不動就被盜走了QQ號,追悔莫及。
不了解網站、不健康的圖片、廣告漂浮請不要隨意點擊;很多網站都有一些內容在首頁或者小網站的鏈接上吸引人,如果不注意進去后就會中木馬病毒。
不要安裝一些無用的插件、工具條等無用插件。
不要隨便下載和安裝互聯網上的一些小軟件或程序,如需下載應到該產品官方網站下載安裝。
不要在網頁上保存密碼及用戶名。
使用U盤,SD卡時,注意移動設備一般均帶病毒文件,要定期對移動設備進行病毒查殺。
2.車載電腦感染病毒的原因和途徑
車載電腦病毒的傳播主要通過文件拷貝、文件傳送、文件執行等方式進行,文件拷貝與文件傳送需要傳輸媒介,文件執行則是病毒感染的必然途徑,因此,病毒傳播與文件傳播媒體的變化有著直接關系。車載電腦病毒傳播途徑主要有移動媒介和網絡傳播兩大途徑:
(1)移動媒介病毒傳播
光盤媒介:因為光盤容量大,存儲了海量的可執行文件,大量的病毒就有可能藏身于光盤,對只讀式光盤,不能進行寫操作,因此光盤上的病毒不能清除。以謀利為目的非法盜版軟件的制作過程中,不可能為病毒防護擔負專門責任,也決不會有真正可靠可行的技術保障避免病毒的傳入、傳染、流行和擴散。當前盜版光盤的泛濫給病毒的傳播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U盤媒介: 一般是U盤插入一臺已感染的電腦上,而感染的電腦上的U盤病毒趁機植入U盤,而用戶再插入其他的電腦,其他的電腦就中毒了。
硬盤媒介:通過硬盤傳染也是重要的渠道, 由于帶有病毒機器移到其它地方使用、維修等, 將干凈的軟盤傳染并再擴散。
SD卡媒介:照相機中的SD卡有時也是病毒的傳播媒介,和U盤傳播方式相同。
計算機硬件:該傳播方式,是通過不可移動的計算機硬件設備進行病毒傳播,其中計算機的專用集成電路芯片(ASIC)和硬盤為病毒的重要傳播媒介。通過ASIC傳播的病毒極為少見,但其破壞力卻極強,一旦遭受病毒侵害將會直接導致計算機硬件的損壞,檢測、查殺此類病毒的手段還需進一步的提高。
(2)網絡病毒傳播
電子郵件:病毒制作者將病毒放在電子郵件的附件中寄給受害者,引誘受害者打開電子郵件附件而傳染病毒,或將病毒直接放在電子郵件內寄給受害者,誘使受害者閱讀電子郵件而傳染病毒。
蠕蟲病毒:蠕蟲病毒是一種常見的網絡病毒。它是利用網絡進行復制和傳播,傳染途徑是通過網絡和電子郵件。最初的蠕蟲病毒定義是因為在DOS環境下,蠕蟲病毒是自包含的程序(或是一套程序),它能傳播自身功能的拷貝或自身(蠕蟲病毒)的某些部分到其他的計算機系統中(通常是經過網絡連接)。有兩種類型的蠕蟲:主機蠕蟲與網絡蠕蟲。對于個人用戶而言,威脅大的蠕蟲病毒采取的傳播方式一般為電子郵件(Email)以及惡意網頁等等。
漏洞型病毒:即使你沒有運行非法軟件,沒有打開郵件瀏覽只要你連接到網絡中,漏洞型病毒就會利用操作系統的漏洞進入你的計算機。如沖擊波和震蕩波等。
間諜軟件: 是一種惡意程序,能夠附著(捆綁)在軟件安裝包、共享文件、可執行圖像以及各種可執行文件當中并能趁機潛入用戶的系統,它能跟蹤用戶的上網習慣,更換用戶主頁,竊取用戶的密碼及其他個人隱私信息。
網頁病毒傳播途徑:網頁病毒主要是利用軟件或系統操作平臺等的安全漏洞,通過執行嵌入在網頁HTML超文本標記語言內的Java Applet小應用程序,JavaScript腳本語言程序,ActiveX軟件部件網絡交互技術支持可自動執行的代碼程序,以強行修改用戶操作系統的注冊表設置及系統實用配置程序,或非法控制系統用戶文件,或惡意刪除硬盤文件、格式化硬盤為行為目標的非法惡意程序。這種非法惡意程序能夠得以被自動執行,在于它完全不受用戶的控制。一旦瀏覽含有該病毒的網頁,在用戶不知不覺的情況下,給用戶的系統帶來一般性的、輕度性的、惡性等不同程度的破壞。網頁病毒的激發條件是瀏覽網頁,網頁的瀏覽量直接影響病毒傳播的速度,網頁的瀏覽量宏觀上是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增加的。
(3)網絡釣魚陷阱。它是指利用欺騙性的計算機網絡技術,使用戶泄漏重要信息而導致的信息安全事件。例如,冒充網上銀行、網上證券網站和假藥網站等虛假網站,利用欺騙性電子郵件獲取用戶銀行帳號密碼等。
以虛假信息引誘用戶中圈套詐騙分子以垃圾郵件的形式大量發送欺詐性郵件,以中獎、顧問、對賬和假冒商品購物等內容引誘用戶在郵件中填入金融賬號和密碼,或是以各種緊迫的理由要求收件人登錄某網頁提交用戶名、密碼、身份證號、信用卡號等信息,繼而盜竊用戶資金。
以虛假信息冒充×××網站,而在這個虛假網站站中植入病毒,導致用戶電腦中毒。
通過點對點通信系統和無線通道傳播。目前,這種傳播途徑還不是十分廣泛,但預計在未來的信息時代,這種途徑很可能與網絡傳播途徑成為病毒擴散的兩大“時尚渠道”。
(4)網絡攻擊。網絡攻擊事件是指通過網絡或其他技術手段,利用信息系統的配置缺陷、協議缺陷、程序缺陷或使用暴力攻擊對信息系統實施攻擊,并造成信息系統異?;驅π畔⑾到y當前運行造成潛在危害的信息安全事件。
網絡攻擊事件包括拒絕服務攻擊事件、后門攻擊事件、漏洞攻擊事件、網絡掃描竊聽事件、網絡釣魚事件、干擾事件和其他網絡攻擊事件等7個子類,說明如下:
拒絕服務攻擊事件(DOSAI):是指利用信息系統缺陷、或通過暴力攻擊的手段,以大量消耗信息系統的CPU、內存、磁盤空間或網絡帶寬等資源,從而影響信息系統正常運行為目的的信息安全事件。
后門攻擊事件(BDAI):是指利用軟件系統、硬件系統設計過程中留下的后門或有害程序所設置的后門而對信息系統實施的攻擊的信息安全事件。
漏洞攻擊事件(VAI):是指除拒絕服務攻擊事件和后門攻擊事件之外,利用信息系統配置缺陷、協議缺陷、程序缺陷等漏洞,對信息系統實施攻擊的信息安全事件。
網絡掃描竊聽事件(NSEI):是指利用網絡掃描或竊聽軟件,獲取信息系統網絡配置、端口、服務、存在的脆弱性等特征而導致的信息安全事件。
干擾事件(II)是指通過技術手段對網絡進行干擾,或對廣播電視有線或無線傳輸網絡進行插播,對衛星廣播電視信號非法攻擊等導致的信息安全事件。
3.汽車車載網絡系統的故障與診斷
(1)汽車車載網絡系統故障類型。一般說來,引起汽車車載網絡信息傳輸系統故障的原因有三類:電源系統故障;車載網絡信息傳輸系統的鏈路或通信線路故障;車載網絡信息傳輸系統的節點電控模塊故障。
車載網絡電源系統故障。汽車車載網絡信息傳輸系統的核心部分是含有通信IC芯片的 電控模塊ECM,電控模塊的正常工作電壓在10.1~15.0V。如果汽車電源系統提供的工作電壓低于該范圍,就會造成一些對工作電壓要求高的電控模塊出現短暫的停工,從而使整個汽車多路信息傳輸系統出現短暫無法通信的現象。這類故障產生的原因主要是蓄電池、發電機、供電線路、熔斷絲等元器件有故障。
車載網絡節點故障。節點是汽車車載網絡信息傳輸系統中的電控模塊,因此節點故障就是電控模塊的故障。它包括軟件故障和硬件故障兩類。軟件故障,即傳輸協議和軟件程序有缺陷或沖突,從而使汽車多路信息傳輸系統通信出現混亂或無法工作,這種故障一般成批出現,且無法維修。硬件故障,一般由于通信芯片或集成電路故障,造成汽車多路信息傳輸系統無法正常工作。對于采用低版本信息傳輸協議,即點到點信息傳輸協議的汽車多路信息系統,如果有節點故障,將出現整個汽車多路信息傳輸系統無法工作的現象。這類故障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各類控制單元、傳感器等元器件有故障。
車載網絡鏈路故障。當汽車車載網絡信息傳輸系統的鏈路或通信線路出現故障時,如通信線路的短路、斷路,以及線路物理性質引起的通信信號衰弱或失真,都會引起多個電控單元無法工作或電控系統錯誤,使多路信息傳輸系統無法工作。
(2)汽車車載網絡系統故障診斷事項及基本步驟。裝有車載網絡系統的汽車出現故障時,應該首先檢測多路信息傳輸系統的工作狀況。由于許多控制信息是通過多路信息傳輸系統進行傳輸的,如果多路信息傳輸系統有故障,則這些信息將無法傳輸,導致網絡終端節點無法正常工作,給故障診斷帶來了困難。
車載網絡系統故障診斷注意事項。使用測試器時,其開放端口電壓應為7V或更低。不要在測量端口施加7V或更高的電壓;在檢查電路之前確保關閉點火開關,斷開蓄電池負極電纜。禁止在點火開關接通時斷開或重新連接動力系統接口模塊線束連接器;在利用電焊設備進行焊接時,必須從動力系統接口模塊上斷開線束連接器;不要觸摸動力系統接口模塊線束連接器端子或動力系統接口模塊電路板上的錫焊元件,以防靜電放電造成損壞;為避免損壞線束連接器端子,在對動力系統接口模塊線束連接器進行測試時,務必使用合適的線束測試引線;動力系統接口模塊對電磁干擾EMI極其敏感。在執行維修程序時,要確保動力系統接口模塊線束布設正確,且牢固裝在安裝夾上;由于動力系統接口模塊電路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因此制定了專門的線路修理程序,要嚴格執行;確保所有線束連接器正確固定;發動機運行時,不得從車輛電氣系統上斷開蓄電池;在充電前務必從車輛電氣系統上斷開蓄電池;切勿使用快速充電器啟動車輛;確保蓄電池電纜端子堅固;在安裝新的動力系統接口模塊前,確保要安裝的類型正確,務必參見最新的備件信息;當接頭需要更換時,只能更換認可的電氣接頭,以保證正確地配合并防止線路中電阻過大。在更換新的控制單元后,必須對新的控制單元進行重新編碼recoiled,控制單元的編碼coding工作可以用廠家專用的診斷儀進行,按菜單提示進行操作。
車載網絡系統故障診斷基本步驟。針對車載網絡系統常見的三種故障類型,基本的診斷步驟是: 一是了解該車型的汽車多路傳輸系統特點,包括傳輸介質、幾種子網系統及汽車多路信息傳輸系統的結構形式等;二是汽車多路信息傳輸系統的功能,包括有無喚醒功能和休眠功能等;三是檢查汽車電源系統是否存在故障,如交流發電機的輸出波形是否正常,若不正常將導致信號干擾故障等;四是檢查汽車多路信息傳輸系統的鏈路是否存在故障,可采用替換法或跨線法進行檢測;五是如果是節點故障,只能采用替換法進行檢測;六是利用車載網絡故障自診斷功能。
(3)汽車車載網絡系統故障診斷檢測方法
1)車載網絡電源系統故障檢測。汽車網絡系統正常的工作電壓應該保證10.5~15.0V。如果汽車電源系統提供的電壓低于該范圍,就會造成某些電控設備不能正常工作,從而使整個通信網絡中斷對于電源故障,需要檢查蓄電池電壓、發電機工作情況、保險絲、接插件的連接狀況、搭鐵處的連接狀況等。
2)車載網絡節點故障檢測。在檢查車載網絡傳輸系統前,首先要檢查網絡中各節點的工作狀況,判斷是否存在功能性故障,功能性故障會影響網絡中局部系統的工作。若存在功能性故障,應首先排除。對于診斷傳感器是否有功能性故障,可以通過檢測傳感器的電壓值、電阻值等參數來診斷。
3)車載網絡鏈路故障檢測。當車載網絡系統的鏈路或通信線路出現故障時,如通信線路的短路、斷路以及線路物理性質引起的通信信號衰減或失真,都會引起多個控制單元無法工作或控制系統錯誤動作。判斷是否為鏈路故障時,一般采用示波器或汽車專用光纖診斷來觀察通信數據信號是否與標準通信數據信號相符。
4.車載網絡總線傳輸系統故障自診斷
當某一傳感器或電路產生了故障后,其信號就不能再作為汽車的控制參數,為了維護汽車的運行,故障自診斷模塊便從其程序存儲器中調出預先設定的經驗值,作為該電路的應急輸入參數,保證汽車可以繼續工作。當電子控制系統自身產生故障時,故障自診斷模塊便觸發備用控制回路對汽車進行應急的簡單控制,使汽車可以開到修理廠進行維修,這種應急功能叫做“安全回家功能”。當某一執行元件出現可能導致其他元件損壞或嚴重后果的故障時,為了安全起見,故障自診斷模塊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自動停止某些功能的執行,這種功能稱為故障保險??偩€自診斷系統所能識別的故障,總線自診斷系統能識別的故障有:一條或兩條數據線斷路;兩數據線同時斷路;數據線對地短路或對正極短路;一個或多個電子控制單元ECU有故障。
自診斷系統的功能。發現故障:輸入到微處理器的電壓信號在正常狀態下有一定的范圍,如果此范圍以外的信號被輸入時,ECU就會診斷出該信號系統處于異常狀態下。
故障分類。當中央處理器工作正常時,通過診斷程序檢測輸入信號的異常情況,再根據檢測結果分為輕度故障、引起功能下降的故障以及重大故障等,并且將故障按重要性分類,預先編輯在程序中。當中央處理器本身發生故障時,則通過WDT進行故障分類。
故障報警。一般通過設置在儀表板上報警燈的閃亮來向車主報警。在裝有顯示器的汽車上,也有直接用文字來顯示報警內容的。
故障存儲。當檢測故障時,在存儲器中存儲故障部位的代碼,一般情況下,即使點火開關處于斷開位置,中央處理器和存儲部分的電源也保持接通狀態而不使存儲的內容丟失。只有在斷開蓄電池電源或拔掉熔絲時,由于切斷了中央處理器的電源,存儲器內的故障碼才會被消除。
故障處理。在汽車運行過程中如果發生故障,為了不妨礙正常行駛,由中央處理器進行調控,利用預編程序中的代用值標準值進行計算以保持基本的行駛性能,待停車后再由車主或維修入員進行相應的檢修。
(6)故障自診斷模塊。從基本工作原理分析來看,故障自診斷模塊應該包括:監測輸入、邏輯運算及控制、程序及數據存儲器、備用控制回路、信息和數據驅動輸出等模塊。
5.專用診斷儀在車載網絡系統故障診斷中的應用
車載網絡系統故障診斷儀可以方便地檢測汽車電路物理特性,方便地讀取或清除故障碼,它可以與ECU中的中央處理器直接進行數據交換,顯示靜態或動態ECU的工作狀況和各種傳感器輸出的瞬時數據它能在靜態或動態的情況下,向電控系統各執行器發出檢修作業需要的動作指令,以便檢查執行器的工作狀況。
汽車萬用表的使用。汽車萬用表是檢測電子電路時最常用的儀表之一,它具有攜帶及使用方便、可測參數多等顯著特點。在檢測汽車網絡系統時通常使用汽車萬用表。通過汽車萬用表,可判別故障的具體部位和檢測元件的狀態。
診斷儀的使用。在多路傳輸系統的診斷中,專用診斷設備必不可少,具有多路傳輸系統車輛對解碼器的要求如下:能夠自動識別汽車ECU的型號和版本;能夠完全訪問汽車控制單元上開放的存儲資源;能夠不失真地按照原廠要求顯示從汽車控制單元上獲取的數據。必須支持以下個功能:讀取故障碼清除故障碼動態數據分析,執行元件測試對特定的車系/車型支持專業功能,如提供系統基本調整、自適應匹配含防盜控制單元及鑰匙匹配、編碼、單獨通道數據、登錄系統等。
汽車示波器在電控系統故障診斷中的應用 現代汽車已進入電子控制時代,電子控制已涉及汽車動力性、經濟性、安全性、可靠性、凈化性和舒適性等諸多方面,且各種控制系統電控單元之間相互聯系緊密,可隨時進行實時數據通信。電子設備占整車比例逐步上升,電子設備的故障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具有挑戰性。而汽車示波器為綜合判斷汽車電子設備包括網絡故障提供了有力保證。汽車電控系統的功能是電控單元通過接收并識別各個傳感器提供的電子信號,指揮不同執行器動作,維持汽車的日常運轉。當某些電子信號出現異常時,表明汽車存在與之相對應的某些故障,因此,檢測這些電子信號,并分析其特征可以進行故障診斷。汽車發動機控制計算機通過分辨各類電子信號的特征,識別各個傳感器提供的各種信息,并依據這些特征發出各種命令,指揮不同的執行器動作。這些特征就是汽車電子信號的判定依據,往往汽車故障也就從這些特征中體現出來。